历史性超越!新能源乘用车国内月度零售销量,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标志着新能源车正成为市场主流。
8月8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月度数据。
数据显示,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2.0万辆,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2.6%;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155.6万辆,同比增长2.3%。
其中,7月常规燃油车零售84万辆,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7%;7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87.8万辆,同比增长36.9%,环比增长2.8%,市场渗透率51.1%,这也是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零售销量首次超过燃油乘用车。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目前汽车市场的季节性销售节奏减弱,7月份车市“淡季不淡”的特点较为明显。近期国家“以旧换新”的乘用车报废更新政策逐步见效,各地积极出台跟进措施,有效刺激了汽车消费。7月份新能源车走势好于乘联会此前做出的预期。
崔东树透露道,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对国内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的原因作了多维思考。除了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中国制造业不断强大,促进了电池、电机、芯片等零部件产业崛起;同时中国乘用车产业的开放力度,也促进了互联网企业、智能消费制造企业、国际新能源车企等全面进入,激活了行业竞争和创新能力。
此外,崔东树认为,中国车企创新性的发展插混技术,实现狭义插混和增程式的技术突破,丰富了世界新能源发展的技术线路,也进一步促进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
具体来看,在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中,自主品牌的优势较为突出。数据显示,7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3.9%;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7%;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8.3%。
乘用车市场月度渗透率首次突破50%,这一突破,是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也是全球汽车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2020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达500万辆;2022年2月突破1000万辆;2023年7月第2000万辆下线;到2024年6月底,国产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均超过3000万辆。
这一系列数字背后,是市场、政策、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助力。
造车新势力以及部分互联网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灵活的市场策略,成为撬动市场的“鲶鱼”;传统车企纷纷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汽车下乡、减免购置税、以旧换新等政策“春风”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释放暖意。随着产业布局更加完善、技术不断成熟,中国新能源汽车焕发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
购车选择更多。随着销量增加,车企推出的新能源车型也将越来越多,从经济型轿车到高端豪华车,从SUV到MPV,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经济成本更低。充电性价比高,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费用远低于燃油费用,同时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
用车体验更佳。随着电池、电机、智能网联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断增加,动力性能和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强。
出行更加便捷。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充电桩总量达到1024.4万台,同比增长54%,保障了24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为纯电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出口方面,7月海关统计汽车出口55.3万辆,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14%;出口金额99.9亿美元,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4%。
据统计,7月份比亚迪汽车出口30014辆、特斯拉中国出口27890辆,极星汽车、上汽乘用车、奇瑞汽车、长城汽车、小鹏汽车、吉利汽车辆的出口表现也比较突出。
崔东树分析,伴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规模优势显现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的新能源品牌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虽然近期受到外部国家的一些干扰,但长期看新能源出口市场仍然向好。
崔东树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化有利于出口,由此判断中国乘用车8月出口仍会保持平稳增长,将有力地缓解国内燃油车大幅下滑带来的增长压力。
原文来自:证券时报、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