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镍事件”余波未了,部分公司遭重创......香港期货经纪商:最困难时期已过
发布时间:2022-12-27 08:49:59      来源:期货日报

2022年,美联储持续加息,全球流动性受到明显影响。香港金融市场也难免受到冲击,先是经历2022年年初疫情最严重时期,之后俄乌冲突使得大宗商品市场突发行情不断,至今“伦镍事件”的影响依旧余波未了。期货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香港期货经纪商之间的分化比较严重,部分公司经营遭受重创,但几家头部期货公司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业务特色,在机构服务、授信业务、清算业务、资管业务、产业和金融机构合作的套保业务上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最困难时期已过去,下半年恢复超强“自愈”能力

近三年来,香港先后经历了五波疫情。其中,2022年1月起暴发的第五波疫情,是香港疫情发生以来最艰难的“一役”。多家香港期货公司在采访中表示,整体看,年初的疫情对公司业务发展有一定影响,但对经营情况并不构成威胁,下半年经营已全部恢复正常。

“今年1—4月,香港地区疫情形势较为严峻。之后香港全面调整防疫政策并加强了疫苗注射,整体流动性维持宽松局面,公司经营活动没有受到进一步影响。” 香港中资期货业协会会长、朗润金融集团总经理明小冲表示,上半年多数公司维持了近两个月的远程居家办公。“普通员工居家办公,公司管理层每周定期回公司检查远程办公工作效率及效果。”

“上半年疫情的确给公司经营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冲击。但下半年香港基本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安排,几乎所有香港期货公司都恢复了现场办公。”横华国际期货总经理俞振州表示,上半年公司最大的挑战在日常运营上。为了员工的健康安全,2月份疫情开始蔓延时公司采取了AB工作班次的安排,3月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全员居家工作。这样特殊的工作安排,对管理者来说有一定挑战,但最终对客户的服务做到了保质保量。由于不能实地拜访客户,不能面对面交流,对解决客户一些比较复杂的需求增加了难度。但下半年开始,香港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期货公司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现场办公。

据新永安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律回忆,公司 1月25日启动应急预案,实行重要部门拆分人员分层办公,其他部门拆分人员居家办公方式,最大限度确保客户服务不受任何影响。“印象最深刻的是在3月疫情高峰的时候,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旗下的资管公司需要对债券和货币头寸进行套保,当时公司组织相关同事,协助客户准备材料,在3天内就高效完成了开户工作,解了客户的燃眉之急。”

“2022年下半年,公司在全球的业务恢复,营销活动增加,客户保证金规模增长呈现反弹趋势。”英国GHF公司首席执行官史宁表示,这几年疫情对香港期货经纪商肯定有影响,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市场流动性的变化使得全球期货市场的资金开始向其他资产类别转移,比如从场内转移到场外、从期货转移到现货。中小散户交易重心也从期货衍生品转移到个股期货、个股期权,外汇业务,还有并购、比特币等资产类别。整体看,市场流动性的分流给香港期货经纪商带来了挑战。

12月7日,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市场对此期待已久,这是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的重要一步。股市、大宗商品及汇市普遍走强,也表明市场对中国经济触底反弹的强烈预期。”明小冲表示,香港金融机构对此感到非常乐观,各地将有更好条件集中精力在经济建设上,中国将重回世界经济增长引擎地位。

“伦镍事件”冲击明显,香港金融市场余波未平

由于俄乌冲突引发镍供求关系紧张、市场参与方(套保)行为不当、有关机构借机逼空等原因,3月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镍期货市场出现罕见的极端波动,LME叫停镍交易并取消3月8日的交易结果。此后,LME镍期货价格出现非理性暴涨暴跌并引发巨幅无序波动,对香港金融市场和与镍有关联的实体产业链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伦镍事件’对香港期货行业的影响比较大。相比于俄乌冲突、疫情等,‘伦镍事件’对于香港期货公司的冲击是多方面的。”俞振州表示,行情波动幅度巨大,同时出现了交易所取消当日交易的情况。该事件发生后,LME镍甚至可以说整个LME商品的成交量都大不如前,直到现在伦镍的交易时间还未完全恢复。“俄乌冲突及‘伦镍事件’,促使我们进一步加强了日常风险管控及突发风险的应对措施。”

“‘伦镍事件’对香港期货经营机构应对突发风险事件构成了新的挑战。”明小冲认为,本次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市场流动性不足及期货合约的可交割品与行业发展趋势逐步背离。不过,公司一贯重视客户风险管理,了解保值客户的业务流程及交易目标,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客户持仓限额及积极进行客户资金流动性管理。

姚律分析认为,俄乌冲突后,LME不允许俄罗斯金属进行交割,市场预计镍资源供应将出现潜在的短缺,镍多头大量增持,而空头由于没有足量的镍现货可供交割,只能高位平仓或展期。“虽然此前国际市场上逼仓事件时有发生,但本次事件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大。这背后的确反映了一些问题,比如从交易所角度,由于LME没有对客户及经纪商分别确认保证金,无法了解客户的实际头寸。一些经纪商和银行为客户开展授信业务,当一些极端行情出现时,便可能导致巨大的波动风险。从经纪商角度,由于经纪商风控不够完善,无从得知客户在其他经纪商处的融资情况,而导致了挤兑。”

“这给未来香港期货经营机构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启发。”姚律认为,从期货公司的经营发展方向看,经营机构需要不断完善风控制度,制定更严格的客户审查机制,确保客户的资金实力和经营情况,未雨绸缪,防范风险发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逼仓事件并非毫无征兆。”他认为,期货公司需要对品种具有一定认知并进行持续的研究,了解市场情况,尽量提前规避风险。还需要对期货公司的境外业务经营提供足够的资本金支持,对短期需要融资的客户,公司要有足够的实力承担这部分风险。

俞振州认为,从“伦镍事件”看,期货公司的运营以及风控逻辑需要转型。常规意义的风控,更多的是关注客户的保证金占用和资金的关系,只有当保证金占用超过自有资金的时候才会引发风控措施。“伦镍事件”后,期货公司不仅需要关注风险度,尤其是保证金和自有资金占比,还应该关注客户仓位的集中程度、仓位方向以及客户的背景和交易性质、目的。“这也是公司转型服务产业和机构客户的重大改变之一,更加多元地关注风险点,而不是一味关注资金,追求客户是否体量够大。”

市场整体回暖,内资机构综合实力提升

值得欣喜的是,多家香港内资期货公司负责人均表示,受日益变化的宏观环境影响,部分国际市场客户也更加倾向于和内资机构合作。

“总体来说,2022年香港期货经营机构,尤其是头部内资期货公司盈利情况有所改善。”明小冲表示,2022年,由于市场波动较大,商品价格处在高位,市场交投活跃,现货企业参与保值积极性增强。“公司保证金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机构客户及同业金融机构客户新开户增多,个人客户新增开户维持稳定。期货市场参与者机构化趋势加强,一是因为投资机构越来越适应海外市场的规则、效率和市场结构;二是现货保值客户面对价格的剧烈波动,保值意愿更强;三是香港内资期货公司多年在服务机构客户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吸引了众多的投资机构及同业金融机构开户交易。”

“2022年浙商国际始终保持稳健的风险偏好,依照风险管理架构,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使得公司的风险、资本及流动性三个维度的主要指标皆处在近年最佳水平。”浙商国际总经理胡建锋表示,公司的良好发展主要得益于股东的投资及公司品牌持续获得青睐。2021年股东向公司注资2.5亿元港币,加固资本实力,加快业务发展,提升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符合公司国际化战略部署及发展步伐,有助于提升浙商国际的综合实力及市场竞争力。2022年公司业务仍然保持增长动力。

“2022年横华国际整体经营情况良好,保证金规模、盈利水平、产业及机构客户数量均较去年有所增长。”俞振州表示,横华国际期货2022年保证金规模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上市公司南华期货的海外子公司以及各家海外交易所清算会员资格的优势。公司加大力度开发产业客户及机构客户,同时持续推进服务转型,不断满足该类客户的业务需求,使得整体的保证金规模稳中有升,客户结构也日趋完善。

“2022年公司经营状况仍然稳健,跟过去几年一样维持盈利稳定增长局面。” 姚律表示,新永安金融控股旗下不仅拥有传统的期货经纪和咨询业务,更是申请了证券经纪、咨询以及资产管理业务。通过多牌照业务的协同效应,满足客户不同的投资需求。在不同的行情中,不同牌照业务贡献,整体呈现出比较稳健的的经营效果。

美元走强、美债利率上行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对于部分香港期货商来说也是一种机遇。“今年公司整体保证金规模保持增长势头,主要是因为年初公司就判断美联储天量放水之后,可能带来大通胀的趋势。结合这个判断,公司把投资研发资源更多放在了汇率套保、利率套保中,并且定向开发有需求的客户,比如进出口业务的实体企业和债券交易的基金,提前为客户解决痛点、难点。”姚律表示,公司客户结构方面,沿着之前一直努力的方向向机构服务方面加速转型,充分发挥净资本的优势,服务好包括QDII、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产业客户在内的机构客户。

看好内地市场,积极在“走出去”“引进来”中发挥“桥头堡”作用

今年8月1日,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施行。多家香港期货经纪商负责人认为,期货和衍生品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也将提振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的信心。

“期货和衍生品法规范了期货和衍生品交易,有利于保障各方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期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服务国民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明小冲表示,香港期货经营机构最关注跨境交易部分,期待尽早推出实施细则。境内合资机构在海外进行投资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是银行开户难、开户慢,期待在中国期货市场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两个方面继续参与并发挥积极作用。

近几年,在监管层和期货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期货市场双向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2006年,南华、永安、广发等6家内地期货公司首批获准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中国期货公司打开国际化大门,之后“走出去”的步伐持续加快。今年9月2日,上期所及上期能源、郑商所、大商所、中金所同时发布公告,明确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可以参与的41个期货、期权品种,积极从政策层面引导“引进来”。

“毫无疑问,未来全球最有潜力的还是中国内地市场。2022年RQFII可投资范围的调整,让境外期货经营机构能扩大完成‘引进来’的范围,让中国期货市场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在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上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姚律表示,期待可以得到更多RQFII配套政策支持,比如一些交易税务方面明确的指引。也希望可以联合境内交易所举办一些活动,把国际化品种、RQFII可投范围的品种向机构投资者进行宣传,把握历史性机遇,实现多方共赢。

“香港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引进优质的境外合格投资者。”俞振州表示,企业是社会经济生态中的一环,对企业来说,需要拥抱政府层面的政策,无论是货币政策、监管政策还是防疫政策,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就横华国际而言,旗下横华资管已经具备RQFII,之前已经有多只投资国内权益类的产品落地。随着RQFII投资国内商品期货的细则落地,横华国际将发挥衍生品领域的优势,拓展更多的CTA类产品,更好的满足客户配置中国市场的需求。

“期待QFII新规下,金融衍生品投资政策的进一步放开,提供更多投资与风险管理工具,进一步吸引海外投资者积极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目前,胡建锋表示,浙商国际已经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争取在2023年一季度正式落地。

“2022年,横华国际业务重心相对比较全面,其中香港板块将继续秉承立足香港、依托大陆、辐射东亚的战略。”俞振州表示,上期能源与公司业务合作有巨大进展,大力引进境外实体企业客户交易国际化产品,发展20号胶、燃料油等品种的离岸交割以及仓单质押。未来期待和更多的境内外交易所一起服务好实体企业客户,协助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速度惊人。从不断丰富的产品类别,分类监管,到资管及风险管理业务异军突起,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中国期货行业的资管及自营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风险管理业务做成了类投行业务,风险管理细分行业有可能出现大宗商品交易巨头。”明小冲表示,2023年公司将积极应对行业参与者结构变化,打造专业机构服务体系及品牌。公司发展重心仍然是机构及金融同业客户。未来最有潜力的市场在中国内地,公司将在通过境外特殊参与者参与国际化产品及通过QFII、RQFII等渠道参与境内期货市场投资等方面投入更多资源,积极引导海外投资者参与蓬勃发展的中国期货市场。

12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分别会见来京述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时表示,随着疫情防控优化调整措施的有序推进落实,有关方面要抓紧沟通协调,推动香港与内地人员往来逐步恢复正常。

对于未来的发展,香港期货经纪商们充满信心!“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4日表示,中央同意香港与内地逐步有序地实现全面‘通关’,目标是在2023年1月中旬前落实,这个消息让我们备受鼓舞。”香港金山期货总经理程立军表示,相信未来香港和内地金融业务将逐步融为一体,期货公司也将进一步做好服务,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大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国家利好政策不断释放,我们也将更有动力实现公司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姚律表示,公司短期目标是进一步拓展国际业务模式,增加包括收益互换,场外期权的场外衍生品业务,打通场内场外产品线,夯实自身的经纪业务,并且通过自身多牌照业务的优势,满足客户多样化投资的需求。“长期目标,一方面是继续深挖经纪业务的护城河,不仅将布局更多交易所的会员资格,更会通过场外商品做市商的业务转型,为客户提供场外期权做市,交易所OTC产品做市业务等核心价值。另一方面则是优化财富管理业务,做好财富业务的投前投后服务,为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提供更优质,类型更丰富的产品。”